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师回朝-《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3/3)页
潘凤目光一眯,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
这时候徐元直的到来恐怕和中原的动乱有关系,但是这是避不开的事情。
这一夜徐庶亲自不仅仅是面见了潘凤,还亲自去面见了中央军团司令官鞠义,第一战区参谋长诸葛亮,安息军团主将马超,关中军团司令张郃等等……
这一夜很平静。
但是第二天的清晨,本来还准备驻扎玉门关的朝廷大军已经开拔起来了,沿着西凉,拔营南下,朝着雍洛两州的关中之地而进发。
********************************************
时间进入龙策元年的四月,中原的动乱依旧持续之中,大皇子孙晟的徐盛的战象军团支持,在洛州会见鲁肃,有了大皇子孙晟的旗号,让他们的起兵变得更加名正言顺了。
大皇子孙晟毕竟孙权长子,他手持皇后蔡琰懿旨,正式把孙策定位叛乱,开始召集各省总督共讨伐之。
但是新朝的动作很迅速。
孙策在击溃了东治军营的新兵军团之后,开始迅速的扩展影响力,拿下了东南地域的吴州,章州,稽州,广州,交州,梧州,沙州还有海外夷州,八州疆域之后,很快就把触角申入了毗邻东南西面的昔日的荆州疆域。
在二月下旬的时候,孙策就已经派遣了朝廷代表的使者蒯越,进入南州,游说各省总督。
蒯越代表的是楚系。
楚系是以昔日楚国降臣为核心,楚侯刘琮为代表的朝廷派系,在楚地的民心和官吏支持是无与伦比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游说之下,四月中旬,南州,夏州,武州,三州总督上奏,奉孙策为帝王,尊朝廷之命。
如此以来,整个中原南部,十一州疆域,已经被孙策登基的朝廷给完全控制起来了。
而就在这时候,距离东治码头最近的夷州,却被归来的第三战区和第二战区的三十万主力大军给暴力占据。
夷州因为是当初孙权打开航海时代树立起来了的一个代表性,所以朝廷投入了比较多资源,开发的比较早,周围的荒土都开发城良田,成为了一个能支持朝廷的巨大粮仓,也算是东海之上最繁荣富饶的一座巨型岛屿。
同时,因为地理关系,这里也成为了朝廷连接东海南海之地的澳洲大陆美洲大陆的一个巨型中转站,因此在夷州岛屿之上,人口众多,海商的船只来往无数。
所以当第二战区和第三战区主力占领了这一座岛屿之后,他们即将返回中原朝廷的消息,也压制不住,很快就已经传入了整个中原。
于是乎,以大皇子孙晟为代表的平叛势力,还有以孙策为代表的新朝廷势力,派遣的使者马不停蹄的赶路,陆续的抵达夷州。
孙策派来的使者比较快,这个使者是一个孙氏族人,虽然是比较远的远亲,但是也算是皇族中人,孙必,算是孙策麾下的一个心腹爱将。
本以为这是一个很轻松的任务。
但是没想到,他抵达夷州之后,却被挡在的军营之外,不仅仅见不到贺齐,连代理第二战区总司令的周瑜也见不到。
周瑜和孙策算是秤不离砣。
孙周系说的就是江国公孙策和周国公周瑜两大派系的联合,算是鼎力朝廷的最大一个派系。
这个时候孙策登基,按道理周瑜是没有路选择,必须支持。
但是如今周瑜的态度,倒是让孙策派来的使者孙必有些的不太理解了。
就算是贺齐,也不太理解。
夷州南部,高山城。
城外平原,军营之中。
周瑜和贺齐并肩而立,登高观海,看着潮起潮落的海浪,两人沉默很久,都没有开口。
大半时辰过去了,贺齐才开口:“不见见孙策派来的使者?”
“见和不见,都是一样!”
周瑜面容平静如水,眸光冷厉如冰,声音淡然:“我救不了他,也没有能力和他一起死,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在那个皇位之上!”
“你就这么断定,孙伯符会输?”
贺齐皱眉:“大皇子虽得民心,但是却不如孙伯符的资历能力,他未必能得天下!”
如今孙策已经稳住了朝廷南部,一旦他收缴北部疆域,就等于名正言顺的统治中原,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分裂江山,他也能凭借着手中的实力,以长江为天险,保住部分江山。
“如果只是孙晟,自然压不住他,可是……”
周瑜苦笑,
他的长袖之下,手心捏的紧紧的,是一封密函,一封来自孙仲谋的密函,这一封密函如同一块北极的万年寒冰,让他的心透凉透凉的,让他不敢有一丝丝的异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