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范增进言-《窃汉》


    第(2/3)页

    陈余表现得很有耐心,进一步引申说道:“知道鱼肉与老虎的相比没有?”

    这回张黡和陈释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陈余见张黡和陈释点头,哈哈一笑说道:“你二人知道鱼肉与老虎的相比就好,如今我们赵军与秦军相比,那就好比我赵军是鱼肉,秦军是老虎,若以我赵军之鱼肉去喂秦军这只老虎,对我们会有什么好处呢?”

    张黡、陈释自然明白陈余所说的道理,但人的性格决定着人的选择和品性。

    有的人,知道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只老虎,结果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退缩了。而有的人,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张黡和陈释就属于这后一种人。

    “陈大将军,既然你还不肯发兵,不妨借给我等人马,如我等胜之,则功劳归你,如不胜之,则一切罪责由我等担着,绝不会让赵王怪罪于你!”

    陈余听张黡、陈释二人这样说,很想发怒。心想你张黡、陈释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想在赵王面前表现自己的忠心,既然如此,那我陈某人就在死亡的路上送你们一程,也休怪我陈某人不仁义了,要怪也只能怪你们想要找死。”

    身为赵国大将军陈余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全没有半点儿含糊,当即派五千人马交给张黡、陈释二人,让他们率领前去抵抗秦军。结果张黡、陈释二人率领陈余给他们的五千赵军杀向秦军之后,尽数成了秦军虎口中的鱼肉,连骨头都没有剩下。

    作为张耳的铁哥们陈余,在生死攸关时刻都放弃了曾经“同生死,共进退”诺言,还把张耳派去的张黡、陈释二人送入了虎口,于是诸侯们也就不想变成武松,在巨鹿赤手空拳大虎显威风了。

    有道是舍生取义,那得看什么时候,那得看值与不值。因此后世之人只见刘、关、张的情谊,却不见张耳与陈余感天感地泣鬼神的壮举。

    范增早就看出项羽的气愤所在,当项羽骂完各诸侯军,又说现在要收拾各诸侯军时,忙上前劝道:“藉儿,如今秦军已数倍于我,你这样做岂不树敌吗?若他们群起而助秦攻打我楚军,又当如何?”

    范增一句话,说得项羽没词了。沉默半晌,项羽才无奈地朝范增问道:“尔等作壁上观,那又当如何?”

    范增没想到项羽把包袱给他抛回来,手捻白色长须,眼睛一眨说道:“藉儿,我听闻狄将军曾训练一支武卒,不计生死,理应把狄将军调回,命他率其所训武卒为前锋,再与秦军相战。”

    “那绝秦军甬道之事,岂不半途而废乎?”项羽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