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孙权不否认,点点头。 他就是太小看孙策了,本以为孙策怎么闹,在短时间之内很难登基,最多就是的以摄政王的名义,夺取朝廷大权。 但是从中原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他有些无奈。 “那你现在准备如何?”荀彧问道。 “金陵城局势已经被孙伯符给镇住了,张昭张纮还是程普等人都摆明车马支持孙伯符,那么如此看来,孙伯符登基已经在所难免!” 孙权平静的道:“既然如此,朕成全他!” “可惜了!” 荀彧看了一眼孙权,突然开口,沉声说道。 “这是他自己选的路!” “陛下,其实孙伯符没做错,或许他是有一些私心,但是面对如今的局势,我认为他更多的是在稳定朝局,而这个局势,是陛下营造出来的……” “他没错,那就是朕错了,但是朕不能错,所以他必须是错的!” 孙权绕了一圈,意思倒是表白的很清楚。 “那内阁军机处也要大清扫!”荀彧叹气,孙权说的是事实,有些事情,皇帝是不能错的,这不是因为不敢认,是不能认,这关乎民心的大事。 “大清扫已经是在所难免!” 孙权点头,太多人站在孙策那边了,清扫已经是一件不得不错的事情,拔出萝卜带着坑,到时候朝廷地震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说着,孙权的目光凝视这荀彧两柄白发,这个昔日的王佐之才有些苍老了,但是他的一双眼神还是灼灼如火:“文若,看来这些年你在西部做的的确不错!” “托陛下洪福,还能有一个展示才能的地方!”荀彧微笑。 这些年在西部,他兢兢业业,一刻不敢放松,看着西部六州之地在他的统帅之下,开始从一个个贫寒疾苦的小村镇变成了如今热闹繁荣的城市,他感到很满足。 “想不想换一个地方!” 孙权问道。 “比如?”荀彧闻言,眼眸划过一抹精芒,看着孙权, “比如内阁!”孙权回答的很平静。 “内阁?” 荀彧心中一动,他知道孙权这是准备给内阁大换血了。 “陛下相信微臣,陛下应该知道,微臣当初为何出山入仕,其实微臣……” “你是臣,我是君,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今这就是一个事实!” 孙权打断了荀彧的话:“信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取得了朕的初步信任,如此大才,不能主持大局,却浪费在局部地域,太可惜了,所以朕认为,你应该返回朝廷中枢!” “既然陛下愿意相信微臣,微臣也不和陛下客气!” 荀彧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了。 人的心是会变的。 这些年在西部,他一直都在努力告诉自己,他只是为了曹彰恕罪,只是为了西部百姓,不是为了大吴朝廷。 然而不知不觉之中,他就突然融入了朝廷。 作为西部巡阅使,他不仅仅管理美索不达米亚州在内的西部六州,他还负责与朝廷沟通,没有朝廷的鼎力支持,丝绸之路和西部疆域根本不可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 现在的他,早已经是朝廷的一员了。 所以他又有了不愿意居于人之下的念头,有才华的人都是骄傲的,昔日他是曹魏丞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是如今,哪怕一个随随便便的内阁大臣都能对他指手画脚,他那口憋屈的气也压抑的太久了。 孙权倒是有些意外,本以为还需要花费一些口舌,倒是没想到荀彧这么顺利的就答应了。 “不用看着我,我不是圣人!” 荀彧淡然的道:“自然也没有超凡脱俗的意思,昔日不愿意,那是因为过不了自己,如今木已成舟,我自然不负明公,不负曹魏,自然也不需要太过介怀,而且昔日我贵为丞相,管人管的多了,也不太想让人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如果有机会自然要向上爬,比如内阁首辅的位置!” “哈哈哈!” 孙权闻言,楞了一愣之后,突然大笑:“荀文若,有没有说,其实你就是一个心里傲娇的闷骚男啊!” 荀彧不是很理解这来自现代的流行词语,但是不妨碍他对这句的表面认识,一张脸顿时黑乎乎的。 ************************** 今年金陵城的除夕估计是大吴立国以来,过的最紧张的一个除夕,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大街小巷除了兵丁巡逻,到处一片萧冷。 除夕过去,就是新年。 第(2/3)页